这一段,讲的是六祖惠能对弟子们的叮咛吧~
中道:不即两边,亦不离两边。自利利他:不偏向于利他,也不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是相铺相成的。中道法,就是透过因缘观,化除、统合世间人所认为的矛盾冲突。不偏一边是消极的;能够圆满两边才是它高明殊胜之处。透过现实的观察,才能看清楚诸法间相铺相成的关系。看清楚了,便无从执著了。
那一天,在工作里发生一些小插曲,小事一桩。。一路上,不断地回忆着之前的发生。。连带的在那之前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一并的出现了。。一路上,想着。。也看着周围发生的事情。。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我看他表面光鲜亮丽,谁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事?有些人看起来平平凡凡的,谁知道他默默地为社会贡献了很多?看着想着。。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何必去羡慕他人?要看的是自己。。有什么长短处?呵呵~找出自己生命的意义、价值。。很多事情,我做不到。可是看到人家做到,心想也好。。幸亏有他们,呵呵~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的是完美的团队。。这社会这世界何尝不是一个团队?欣赏别人、不嫉妒别人;鞭策自己却不菲薄自己。
佛,乃无事人,不用刻意再去做什么了,时时刻刻皆自在圆满。如果还在分别要用什么,不用什么?却是众生也。不二而圆融才是善用。
说的也是不著相、不分别。。。不刻意的,当下有什么就做什么,没有想要、不刻意做作。。一切随顺因缘。感觉很自在、很写意~哈哈~~很棒哦~~嘻嘻
正知见的建立很重要,八正道里为首的是正见、正思惟。[不立文字]不是连正知见都不要了,而是要我们不玩文字游戏、不执著于文字。修行不是要增加什么,而是为消除烦恼、挂碍、邪见。。。能从起心动念中去返照,而消除烦恼、挂碍、邪见者,即是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上。
不知怎的,那一天,心情特别低落。。思维着过往的种种的不开心,心慢慢的变重了。。沉重的心情,去茶艺班。。由于临时要代替同事所以迟到了,但也不急着马上泡茶。。那时知道自己需要一些时间调正自己,因泡不出茶。。心情实在是很糟糕。。勉强的泡出来。。唉!难喝。。停下来,品赏其他人泡的茶。。让心情好一些,也趁机调整它。。以为好一些了,就继续泡。。结果,泡出来的比之前的更糟糕。。喝着自己泡的茶,眼泪都要流下来了。。生吞下去。。不想让人担心。。嘻嘻~把动作放慢,加水,煮水,泡茶。。第二泡,虽然难喝,可是比之前好一些。。渐渐的。。恢复正常了。。呵呵~相信他们都可以感受到这负面的磁场,只是没说出来。。谢谢他们的贴心。。收拾好所有东西后,礼拜千拜。。忏悔与感恩。。虽然是一个人在拜,可是却感觉不是一个人,感觉到整个空间都是满满的。。 一句一拜。。妄念还有,还是会有不清楚的时候。。可就是一直拜。。不管脚痛肚子痛,所有顾虑都抛掉了。。只管拜。。壹千拜。。在心情变沉重的过程中,知道负面的想法、回忆的涌现。。心里在念着佛号。。没有对抗的心理,只想化解。。让那些想法出来,尽量不让自己随着它转。。过程中也感恩自己从小就接触佛法,谢谢爸爸妈妈从小就把我送进佛学班。也谢谢这些年的遭遇、学习。。。一切的发生都是学习,没有好也没有坏。知道自己情绪低落,也不要影响别人、不想散播负面的情绪。。慢慢的让它去。。
真正高明的人,未必会去回答比别人的问题,而是消除它的问题。从动机中去回答问题,而不从问题本身去答。消除动机而不再执着就是中道义。禅,并非刻板、呆板或僵化的。。
何时可以做到这一点啊?呵呵~往往,我都不明白人家问的问题。。都捉不到问题的动机。。很多时候,只是回答问题本身,嘻嘻~~ 可是有时候,让心沉淀下来,可以感受到的。。
祝福大家!!学佛道上共精进~~ ^^
美秋 合十
[先学会看自己的问题动机是什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