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9, 2013

佩吟_六祖上 pg185-210_心得报告

我所認為的功德就是做多點好事,或什麼豐功偉績的。而真正的功德其實是指從聞思修,戒定慧,而後得以出三界,斷煩惱,了生死。即是從見性而得到解脫。見性是最直接的功德,而聽聞佛法,持戒定慧間接也有功德。而誦經如果只誦不解,功德有限。如果我們誦經不多,但能了解並實踐出來更有效。而像佈施,造橋,修路,只是在求福。福德未必是功德,但如果我們修功德卻可以包含福德。

我們常說要多做善事,才能積福,好心有好報等等。那個心態如果是執著得到福德的話就沒有功德了。而不執著也沒有功德。既然不執著,還會在乎功德嗎?這句話能提醒我,當我做一件事時,不要去期望回報,做就是做,just do it.

我們常常都說隨緣,如果我們只是隨緣,即是被緣所牽,而我們應該做到化緣,即是遇到任何境界,轉化我們的起心動念。在緣中觀察起心動念,如果它與正知正見不相應,立即調整,使它表現於正語、正業、正命上。化緣能提升、淨化生命,而最後能圓滿成佛。

原來只持名念佛是不能往生西方的,而是得具備福慧的資糧。如果發菩提心,願意修學佛道,而卻只不斷持名而已,可以往生西方,只不過是下品而已。所以就算持名,如果帶著惡業,是往生不了淨土的,除非發起了菩提心。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至完成佛果。

總的來說,我們要發願往圓滿的佛道去修學(信願具足),再去聞思修、戒定慧。修到什麼地步就有相對的淨土,能夠不往生,證得解脫是最好的。如果學禪未開悟,不只能往生淨土,且品位還比持名者為高。如果證得無生法認,身見沒了,生滅也沒了,就沒有去那裡的問題,因為心量能週邊法界。這裡講到的重點是主要是要我們調理自己的心,而不用管它是東西南或北方。


佩吟合十

【以无所得的心所修一切善法即是功德】


美芳_六祖上pg183-210_心得报告

在这章里,厘清了我之前对随缘狭隘的观点。

之前的经历是"随缘" 是被缘牵着走, 碰到好缘就转好,碰到恶缘就转恶。

其实真正的随缘是{随}我们所碰到的缘,而去转化它,而这转化,不是转化外境,而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若不在正语,正业,正命里,就把它调整于正语,正业,正命上! 

美芳顶礼




【可以厘清观念,就不会随便】

美芳_六祖上 P165-183_心得报告



                一切有关修行的开示, 包括语言文字,都像指头一样,而最后目的乃让人见到月亮尔。

一个高明的人, 即能善巧利用这个工具,而不被工具所限制, 所障碍。而不高明者,就会产生两种偏差(第一种是利用工具而被工具所限制,第二种是有些人因为怕被它限制, 障碍了)。

                发觉自己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 不高明者的第一种。常被告诉这一种方法好时,就会死死地跟着做。 在做久了过后,发现自己的心态就只是为了要应付功课而去做而已。。 包括现在在写的心得报告。。该如何才能突破这瓶颈呢? 唉。。。。

美芳顶礼


【有发现就是进步了】

惜玲_六祖辨正上_Pg185-210_心得报告

这篇文章里果煜法师里对功德与福德做了很详细的解说。发现原来自己在助人时有我执的存在,我也发现自己会对助过的人有所期待。期待他们也会在我有困难时也会帮助我。当有我执的存在时会发现自己在助人的当儿会很累,在期待破灭时会有所失望。原来自己还不了解功德的真义。在修学佛法时最重要是理解、修行、体证。这却是对我当头棒喝的一句话。学佛就不只是文字上的理解,最重要还是要在生活上运用。但是往往自己在遇到境界时就会原形毕露。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起心动念,很多时候都是与贪嗔痴相应。淡然接受自己受不住境界的考验,再继续调整自己。。。


【跟人在一起时要学习放下期望,才不会累。】

诗云_六祖上pg 184-210_心得报告


读了这一篇文章才正正能够明白何谓功德。所作者是功,得成就者是德。闻思修,戒定慧是功,解脱是德。

从小在家乡,每到农历七月就会听到为谁谁谁(亡者)做功德。就如法师所说,功德不能分给他人。那这作用是孝心的表现而已吗?

“见性是功,化缘是德”
其实,是要我们把所碰到的缘,转化它。不过,会发现自己当面对这些恶缘或不顺意的事时,当下就会爆发出来。最后,不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这还真是自己所要修行的功课。



【除了孝心的表现,有可以让自己熏习佛法。】

诗云_六祖上pg 165-184_心得报告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这句话深深地显现出了 []  [] 之间是息息相关,两者不能分开。

然而,很多时候当面对一些问题时,自己总是爱回答随缘就好。却不知往往都滥用了随缘,变成了随便。



【知道后,还要修正。】

芳旗_六祖上pg.316-351_心得报告


"忙就能了生死吗?" 自己也察觉在生活中喜欢找事情来做, 总觉得生活一直要往外跑, 这一句话打中了我的心。攀缘造作太多啊! 因为放不下那些活动, 所以生命就一直兜着走。

想起自己会一直参加佛法课程, 看清楚自己的动念,也是因为心有所求, 学习更多。但最近体验到的是学佛这条道路是很漫长的, 往往只有继续修行才能到达彼岸。

【崇山禅师说:当你要开悟时,那已是一大错误。】

晓文_六祖上pg183-210_心得报告


学佛是从闻思修,戒定慧来修习,才能成就的。而功德泽是要从修持戒定慧,而得解脱者,既有功德。以前一直以为做义工,布施都是功德,可以慢慢累积自己的功德,所以听到当义工帮人什么的都会很热心去做,其实这些都是福德而已,与功德是不一样的。功德不是每天都做,就会增加,而是做的时候,
100%投入放下自己,好比说拜忏时,要100%投入去拜,得到一心不乱,不是一边拜忏一边倒数几时可以拜完,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每天拜忏也不会有什么福德可言;另外,帮人时,也要放下自我,而不要求什么回报。

虽然如此,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因为问题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动机和心态;之前在讨论问世间情为何物时,谈到顺生和逆生,佛教是鼓励我们逆生的,但不表示我们不需要做世间善法比如三好(好人,好事,好话),而是我们要发出世间的出离心,时时保持正确的关系,处境,操作,在做世间善法如助人时,放下期待,全心全意的去做。

另外,以前觉得自己学佛,会比一般无宗教信仰者或其他宗教信仰者更为殊胜,因为走的是一条解脱的道路,而不是时时依靠教主来主宰自己的未来,因为觉得他们向往的道路是生命结束后,可以上天堂,在那儿享乐而已,并不究竟;其实这些都是我执,唯有真正的消除我执,才能与众生相应,也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会去傲视别人,觉得自己比较殊胜,因为佛法讲究的是信,解,行,证,知道并不代表什么,要行而后知,再来就是要每天发愿,让心不随境转,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


【厘清观念后,修行的道路就入轨了。】

怀友_六祖坛经辩正_185-210_ 心得报告

早期学佛有位学长告诉我自己念佛就能往生极乐。因为人间太苦。我感觉他做佛教事业也做得很苦。加上家庭的经济压力。我能了解他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当时心里一阵纳闷,为什么念佛就能往生?这不是和外道的信我得救一样吗?

果煜法师说得很好。往生极乐也必须具备福德因缘。还需要通过信解行证来行持八正道来达到解脱。学佛成佛还是不离因果,不离行动力。这样的说法解决了数年的疑问。

念佛多是不是功德也多。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问了几次。也试着去念几个小时的佛,持几个小时的咒。后来因为事业忙碌而停了下来。之后接触了禅法,知道了学佛是可以很活泼的。这种活泼和可伸缩性反而让自己懒惰了。

这些都不对。原来共同修行的力量那么大。人是不能独活的。深深体会到了这点。另外我也发现抓着什么都不对。好似上次我分享的知而不行,行而知,结果我在生活里就像盲牛那样闯着。最后我迷失了方向。

信,解,行,证,行而知,一体两面。两个都对。抓着了,执着了,就不对了。突然发现,我学佛了这么久,原来是一点功德都没有啊!真好笑!

哈哈哈!


【所谓功德,既非功德,是名功德】

旭腾_六祖辨正上Pg 185-210_心得报告

为人谋福者,所作为功,成就为德.

行者培训营里,助教手册里的大众第一,自己第二,看到功德两个字,这个话出现了。服务大众接应他们改变生命,行普贤愿海,令正法久住,是我们的宗旨和愿景。外表看似我们好像很伟大,其实我们都感谢每一次的发生,不断让大家,也包括我自己,无论前线幕后,直接与事物、学员碰撞,看见学习的机会,进而继续行动,成就自己。做的是为他人,成就的时自己。

不离团队、不离大众,就是发愿继续作功德。


【好好成为一个功德主】

Tuesday, May 28, 2013

晓文_六祖上pg123-165_心得报告


这一章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师父厘清修行的一些观点:
-真正开悟的人,其实是不需要印证的
-如以为已修到快开悟的境界,保证离道还很远
-觉悟让我们“见到”佛性,不是生起
-即便生了菩提心,也不是真心,是带妄显真之心,虽带妄见,但能帮助我们走向觉悟之路;待见性了,才能真无所住。
-若得悟,其实都是顿悟的;要具备渐修的基础,才有顿悟的可能
-虽见性开悟,也要以觉悟的法,去慢慢断除习气,业障,无明,以证得大圆满境界
-不思善,不思恶并不是不知善,不知恶
-性虽非二,相有差别;要掌握大原则,多用心去观察,思维,探究,法就在身边

每次听到修行,总觉得高不可攀,修行就是要在深山里,闭关修行才有成就的,参与行者培训营后,才知道修行就是要与人在一起,日常生活都给我们很多修行的机会,只在于我们是否看得见。修行要每天做功课和下功夫才可以修定,之前每天都会做功课,过了一阵子后,又开始懈怠了,有时候在拜忏的时候也会去执着拜了多少下,去攀缘数字和外缘,事后又后悔不已,在写心得报告或分享时,也会很执着自己写得好不好。

这一章让我看到,修行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难,关键在我们“心”,纵然已生菩提心,也可以是妄心,但这妄心却帮助我们走向觉悟的道路,我的意识形态总会让我认为我不能犯错,但是修行就是要从错误中学习。首先我要开始学会接受:接受无常,接受自己的不足,心力下降没关系,看不明白没关系,心得报告写不出来也没关系,不要去执着这些“相”,告诉自己目标正确,just do it! 最近因为同事临时有事,而推荐我去代他主讲一堂营养讲座,本来对自己没有信心,想一些理由拒绝就好,这时看到自己的意识形态,总是不去尝试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所以当下愿意接受这挑战,这过程当中也发现到自己其实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不足,所以不想调整,一直轮回。事后这讲座的反应不错,自己也看到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再去调整,让自己做得更好,所以说,每一个发生都是让自己学习的!

[用行去知才是行者的文化。]

惜玲_六祖上pg123-pg165_心得报告


最近在工司里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面对主管的无理指责,我已经情绪失控、抓狂。与主管的对话,就像在小参时的公案对答。我的开口回答对主管而言,都是解释。在开会时,得面对主管及老板的脸时,我对那张脸生起了厌恶心。让我看见了我的执著。执著了相、执著了语言、执著了这个我和情绪。我需要学习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果煜法师有道:修学佛法是一条很简单的路

发愿结界,遇到逆境时,才有力量面对。

旭腾_六祖上Pg 123-165_心得报告


真正开悟的人是不需要被印证的。这样子的状况经常就发生在我刚刚成为行者的状况,尤其是发生在供养和行事方面,经常就问会自己,是否做得好不好?然后就到处问别人,想得到所谓的印证。为了什么?一种自大、傲慢、愚蠢是也。如果没有得到评语的话,自己就整天把注意力放在脑袋里,一直想到底自己有做好没有,如果不好的话,谁可以给我一些提议等等。现在看回来,一切都发生在于自己对于学习不好不坏不够认证,所以在状况发生时,往往陷于对立当中,一定要个肯定的答案,告诉我我的学习在什么层次,这样子才能改进和迴向。其实哪有这件事情,顿悟法门就是这样就发生的,只要功夫用得好,当下就成佛。

开始看到书里说参公案就好像在玩躲避球一样,不只自己要闪得过,而且还要把球丢回给对手。不认同咧?有问题不是应该直接面对的吗?怎么想玩太极一般?再看下去就明白了,不只只是回答问题罢了,而是打断他的惯性,不让他着相。着相,答空;着空,答相。嗯!我也要开始打球了。

活着等别人的肯定是痛苦的,还好及时观照到这个习性。

佩吟_六祖上Pg 92-123_心得报告

當我們想著我要做好事時其實已經有一個我在,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必定會造業,所以修福的當兒也在損福。如果我想著我要做一位出色的驗眼師,難免會忽略了病人的需求。所以應該是以病人的利益為出發點來做善事,來做我的工作,自然也能提升自己的技巧。修福德能讓我們過好些;修智慧才能了脫,而福德也自然而然地具足。

真正的智慧是刻骨銘心,不用刻意去提。當遇到境界時能很自然的反應,而那反應如果跟智慧相應,就證明得法了。

很多時候我都怕會講錯話,不敢講。可是在高人面前發言,師父才能知道我的程度,才能給我指導,才能改正。所以我要敢敢把我的見解講出來。

一個凡夫是連自己在造業也不知道的,所以我們要提高覺察力,時時觀造,時時迴向,就像見性的人能很快察覺塵埃,然後清靜自性。見性後還要繼續修,從相上去修,消融自我業障,才能大徹大悟。

熱心、積極是偏一邊;冷漠、消極也是偏一邊,所以佛法是中道不二法門,是讓自己甘願去信任,而不會強迫。只要有心,精進學佛,就是與法有緣,並不是說一定要有什麼大成就才算有緣。只有自己不想被度,才是與法無緣。所以單純去修,用心去學,時機成熟自然會有所領悟。


踏出第一步之后,有了体验,信心会增长,继续努力。

佩吟_六祖上Pg 123-165_心得报告


菩薩也用來形容出發心求覺悟的眾生。雖然我現在學佛還是半桶水,只要我下定決心,去努力,一定能漸漸清清楚楚,而平穩下來。

頓悟法門的修行是這個時刻,是這樣的心境;下一個時刻會有什麼變化,是根本沒有跡象的,即前念和後念是沒有層次的。所以如果自以為已修到快開悟的境界,一定離開悟還遠得很。所以當我們修行時,不需去分辨我這已是什麼境界,就交給師父去印證。而對於一個真開悟的人,是不需印證的,因為疑情已全消散。回答禪師的問題就像躲壁球一樣,功夫好的話,不只自己躲得快,而且還能把球還給他。我發現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有同樣的道理,尤其是在輔導別人,即要把問題丟回給他去想。

世間名利和愛情,都是妄心,如果看得太緊、放不下,菩提心很快就打失,也很難發起來。所以只要一天我們還執著於世間法,生死一天都難了。如果我們把心安住在求覺悟的修行中,也還不是真心。不過,雖帶些妄見,可是能幫助我們走向覺悟之路。所以,我們要把心安住在菩提道上,而不是世間法。念頭不一定是妄念。如果念頭沒有我執,就不是妄念,就像佛陀一樣,一切萬物只是自然映現出來。因為我們還未成佛,一定會有念頭,那就不要去執著這些念頭。

佛法是以心傳心,既無心了,還傳個什麼?如果我們越去求,就表示我們越不夠資格,而是在攀緣、愛取。就算開悟了,不等於解脫。見性開悟者會以所覺悟的法來斷習氣、無明、業障,以至證得大圓滿境界。所以佛法修行是要持續的。因為我們還沒開悟,就要更精進的去修!

每天忙著尋師問道,練東研西,其實也是在攀緣,在輪迴,所以我們應該定下心來。若能從掌握大原則,而用心去多觀察、思惟、探究,法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善用佛性,智慧就能漸漸地顯現。

不要只做笔记,多在生活中去观照内心的起伏。

佩吟_六祖上Pg 68-92_心得报告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意思是无论觉悟与否,佛性本来就存在的,只是被无明覆盖了,才觉悟不到佛性的存在。而佛性是遍一切处,没有方向性的,既能成佛,亦能成魔。任何一件善事或是坏事,善念或恶念,其实也是佛性的显现。因为众生有心,所以能了别,才能造业、受报,才能修行、悟到。那我最近都看到某些我认为是不好的行为,或觉得那人很坏,就给他们不好的评分,其实他们也是有佛性啊!而我本身这些念头岂也不是在造业了吗?

坏的变化叫无常,而其实好的变化亦是无常。最近觉得一切都蛮顺利,其实也有些害怕,害怕会失去这一切。这也是一种执著吧!人生总有起起落落,所以只要保持平常心,安心去接受任何一切变化,用心地去做每一件事,那就能远离烦恼了。任何事物都不好不坏,不要因为好的而得意忘形,而也不要因为坏的而万念俱灰,而影响了接下来的行动。

我们一定要能分辨清楚相和性的分别,才能断烦恼,离生死。相是外相,是能变化者,既是烦恼;性是不可变化者,是能鉴照我们正烦恼的心性。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都会被外境影响,只要我们的心像一面镜子,外界的一切事物just reflects,烦恼自然少。名利,钱财是相,佛性才是性。假期不多,朋友利用去旅游,心也想去,仔细想想,如果这是攀缘的心,那就是相;所以不如善用这些时间来修禅、听法,找寻自己的自性。得到多少是相,能给予才是性。

我们要时时刻刻觉照我们的心,是在攀缘造业吗?如果方向错误,要立刻迴向,既善用此心。最近在看了凡四讯,他刚开始时完全接受命运,听天由命,这就是顺世间者者吧。而后来他发觉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最主要的是察觉自己心态错误,接受放下改变,积福行善,命运自然会跟着改。

佛性虽没有分别,但众生的善根还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地区文化,有不同的听法机会。所以要感恩有机会听闻佛法,当还没到时,就继续吧,善根有时就是比较低,因缘成熟了,自然就回到。

性是平等,可是世间还是有种种的相,就像吃素/荤。原来吃素/荤也是相啊?自从吃素后,经常担心别人会认为我吃素麻烦,也经常解释说我很随便的,吃肉边菜。那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其实,我也不必太执著于这个相。那我吃素就是吃素,不需解释太多,主要培养慈悲心,不杀生就好。

真正有智慧者是不会凸显或赞自己,而是证得无我,消融自我,自然就会与众不同。那我们修行就是要修行,不需要去想我生智慧了吗?老实修行就好。

看清楚相之后,就容易修了。

Monday, May 13, 2013

怀友_六祖上Pg 165-183_心得报告

马路车辆奔过,是车在动还是心在动?未开悟是车和妄心在动,开悟了者则心不动,相则随缘。

妄心无常,真心常。两者本为一体。定义只是为了看清我们的内心。如分不清楚两者,很多事情都会堕入极端。我是凡夫,所以还需要从相上去增长自己的善根。

忙碌的生活让我越来越觉得金钱的重要性。有时候不禁问自己,难道工作和修行不能同时兼顾吗?记得师父说过两者只能选一个。多么让人沮丧的答案。有时觉得自己距离佛道越来越远。甚至是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中观立场非常明确:它说佛性是不会间断的,不同的唯有善根而已,而善根也会随着个人的因缘和行动力增增减减。多么振奋人心的一句话。不禁佩服佛陀的包容力和慈悲。

一步一脚印,见性就在不远处。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修行是不离生活的。工作是“相”,修行是回到“性”。】

佩吟_六祖上pg165-183_心得报告

語言文字是工具,卻不是唯一的工具。我們需要通過語言文字來修行,可是不可以被它限制、障礙。很多人會因為自己所學的知識而堅持己見,這其實已掉入我慢的陷阱。所以我要多學佛法,以便能善巧利用,可是要謹記這只是個解脫的工具,不能被它障礙。

其實會有糾紛是因為我慢心、法執見。所以當糾紛發生時,記得要反觀自己,看看這是否自己的妄心在動。

善根是無常、是相,可是也不會斷,佛性也不會斷。只要因緣具足,就算再頑劣的根也可慢慢變善。所以就算某人犯了再大的錯,只要誠心懺悔,因緣具足,還是會出現善念的。



【在诚心忏悔时,已是善念出现了。】

怀友_六祖上pg123-165_心得报告

悟就是悟,悟有大悟小悟,我慢者常认为自己达到某个境界。不可不防,觉者知道自己见性了。就像清楚自己在呼吸一样。

每一种境界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个时候在这么写,多么优美的文字,甚至不写都是错误的。
初发菩提心,善心上上下下,甚至是跌跌撞撞。这个时候善知识显得非常重要。成佛就是从这些真实的经历去学习不同,从而累积资粮顿悟。

佛法看似矛盾,那是因为分不清楚性和相。相可千变万化,而性却永恒不变,知道了这,所有的对立就消失了。


写毕,发现自己还是那么善于分析。这究竟对不对呢?

[分析清楚后,就要行动,然后去兑现佛法。]

晓文_六祖上pg165-183_心得报告

语言,文字都是工具,一种媒介让我们达到目的,我们应能善巧利用这工具,而不被工具所限制,所障碍。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使用语言文字,只是,往往会发现,开始形式化了。先说护法团好了,我们很用心的去制作入会表格,拟定规则,写好缘起与工作岗位,写了很好的会议报告,才发现要实行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牵涉到种种的原因。谈到工作的部分,也是很理想化的去把每个细节的部分做得很好,在这里就先占用去大部分的时间,再到实行的时候也是发现困难重重。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语言文字所障碍了,却忽略了语言文字只是工具让我们达到目的,真正要做的是去行动,行而后知。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因为有这颗妄想执著的心,我们才会起烦恼;也因这颗妄心显现让我们看到真如佛性,只是暂时被遮盖。真心不动,不是什么都没感觉,而要在不变中随缘,不随境转。



【会议讨论是决策,行动时遇到问题就做修正而已!】

旭腾_六祖上Pg 165-183_心得报告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指虽非月,无指亦难见得月
这就是大家所提的[不要说太多],因为已经在砖牛角尖了。工具是媒介,而媒介所传达的内容才是最终我们才要了解的。 而太多的妙理,是不需要太多美丽的言语修饰的。一个认可、微笑或动作就是真理的显现了,因为真正见性的是我们的心。心,与妙理相应了。那时,工具还是工具,妙理还是妙理。心,却不一样了。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这一段,我看到的是性与相在生命之间的关系。佛法都一直再提醒我们修行就好像琴弦一般,不能太紧不能太松。当发现自己太紧的时候,就干脆拿了车锁匙驾车到处溜达溜达,音乐开的比平常响,享受美食,不是罪来的。太松了,警惕自己回来,不要放纵。生活速度太快,生命频率有时跳动的太快,忽紧忽松,不安定。如果说这个频率要调到不动的话,又是相对了。哈哈!
通通都是相的呈现,到底现在我还在相转吗?参!
就接受这个当下就好,现在就是这样子。^^



【紧和松是相对,调至平衡即不动,怎会又是相对呢?】

惜玲_六祖上pg165-pg183_心得报告

每次,我真的很懊恼要写心得报告,更不喜欢阅读名相。因为我真的没有什么心得,我常因为写不出心得而在痛苦里打钻。但是我不得不认同法师说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对于凡夫来说,而以禅宗指月的比喻来看,没有了语言文字的工具,凡夫不可能看到月亮。这些语言文字,乃是让我们更了解开悟见性的境界。再观照自己却有很多时候会为了在生活上发生的事而起了烦恼,分别计较很多时候都都跟贪嗔痴相应。而且目前的我正处于懈怠的状况。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自己正处于一个安逸的状态。故我这凡夫啊,还是需要靠外在的因素,共修的力量来鞭策自己。修行还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噢,关了电脑。我要去做功课了。


[认同共修,就不要离开人群。众生是菩萨的道场。]

Tuesday, May 7, 2013

坪玶_六祖上p231-268_心得报告


看完了这一篇,却不知道要写什么,所以在这里分享最近在工作上面对的问题。
近来在工作上一再二的面对同样的一件事发生。
这一段日子我都在处理着公司的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报告,准备把这报告呈上去给ISO。当在处理这报告时,面对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同事们都没很注视这报告,大家都是因为被老板“逼”,没办法为了要呈交报告,所以就随随便便的把资料填妥,之后交给我去处理此报告。
由于我需要他们提供给我资料,我才能去完成这些报告,所以当我在处理这些报告时,脑海里就出现了很多的念头,很多的埋怨。埋怨着为什么这些人可以这么不认真,为什么这些人可以提供假资料,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够带给别人方便,为什么要等到最后的几天才来处理一整年的资料等等。
本来此报告的目的是要帮助提升公司的运作,可是大家却是因为没法子一定要交此报告而很随便的去完成此报告。越多的想法,就会产生越多的痛苦。脑袋里甚至出现了不想去完成此报告的念头。
Keep Don’t Know Mind and Only Just Do It!

重复的发生是轮回,何时才能出离?

坪玶_六祖上p68-92_心得报告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善用此心,直了成佛』
相是会变化或改变的,性是不会改变的。花谢是无常,花开也是无常,从花开到花谢,我们看到其变化的是相,而不变的却是那性。花会开也是因为因缘和合而那朵花开了,花会谢也是因为因缘和合而那朵花谢了。
遇缘则是师。。。一句赞扬的话和一段批评的话就足以让我看到自己又掉入了相对,自己又再著相了。有一次在公司因为把某一件事处理得好,所以就得到了老板的赞扬。当听到老板的赞扬时,心里就会感觉到开心。可是之后却听到了顾客的批评,脑海里就出现了埋怨的念头。事情发生过后,庆幸的是自己很快的就看到了自己又再掉入了相对。一句赞扬的话或是一句批评的话,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其性本来就是清净的而在变得是那个相。
生活里的每一个发生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只要我们不起任何的想法,只要我们接受每一件事的发生和采取正确的操作,就名为大慈大悲菩萨行了。

放下开心和埋怨才是正确的操作。

柔蓉_六祖上Pg 231-268_心得报告


            这几天,我发现自己和境界的对立,是那么的频密,因缘果的发生是那么的迅速流动。一天下来,不难发现许多的发生,我和境界是对立的。难怪做完事情后,身心总是觉得疲累。我必定透过修定的功课,打坐、拜佛来清理掉一整天累计在身心上的疲累。
     除了定课之外,为了减少自己累计身心上的负担,种种对立发生的当下我还是学着及时调整。之前在《心要法门》的学习,我懂得只要100%投入去做当下的事,对立自然消融!然而,调整的过程,我冒出了这样的念头:100%投入,消融了,那我呢?我在哪里?不见了吗?可是我的身躯、想法、情绪都还在呀!只是这身躯、想法、情绪都成为了境界的一部分,我找不到一个‘我’!
     这个的念头一直早我脑海里荡漾。到了今天早上,我正在开车时,突然有一辆电单车快速奔驰,越过我的车。那一刹那,我的脑海闪过两个截然不同的念头:“吵死人!好危险!”、“电单车好快!”这两个念头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有物我的对立,有苦受的生起,带有我见、我执,是妄念。后者则反映了电单车快速的经过,只是单纯的反映那一个发生,我正在开车,是正念。
     中午我到一家面店去用午餐,这家面店开张了大约三个星期,天天都高朋满座。今天,我刚踏入面店,就出现了这样的念头:店累了,老板累了,工人也累了。不知哪来的念头,却如此深刻的感受到这家店的气氛。
     投入去待人处事,投入去生活,消融‘我’和境界的对立,放下念头中的我执、我见,我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事、物,可以接受更多的发生,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安忍不安的情绪,可以给人欢喜,给人方便!这样的生命状态,真美!

   消融了对立,那‘我’呢?这问题的答案好像已不再那么的重要!师父,你说是吗?

佛说本来无我,众生颠倒梦想,偏偏要去找一个我。放下一切,只是去做。

世一_六祖上P268-316_心得报告


见到诸法内外是没有界限的.一切众生跟我是没有差别的,也就是大峰禅师说的:“Inside outside become one”。经常在做事时,常想到这一点,到底怎样才是内外合一,好,就just reflect,  可是始终还是发现有一个很强的‘我’在对立着。如前几天傍晚走路去吃晚餐,此时升起念头: Inside outside become one,所以看到马路reflect马路,看到车reflect车子,突然‘砰’的一生,路过的车子碾过空的包装饮料盒突然吓了我一跳,就发现,Aiks! 还是一个‘我’在对立着。刚的那个发生,怎么无法reflect声音就是声音呢?所以那个‘内外合一’的情况,是我想出来的,我以为我在just reflect,其实并还没真正做到这一点。
所以常会很苦恼,如何常保持不知的心。在工作上,和学生们的对立,和一些同事对立,其实还蛮烦的。因为这对立的心,就常常被境所转。就比如说改学生们的作业,我常常会改到很不耐烦。会想:学生真的有那么差吗?还是我教得不好,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会写出这样的东西给我,然后就会开始怨学生怨自己,所以每次改完簿子后心情就会很不好。我的上司常看到我这个情况就会说我:你的情绪每次都受你班的情况影响,你不能期望你的学生和你一样好啊,每个人都不一样啊,不然为什么这些学生会在预备班的确,真的有时很难接受我的学生怎么会这么差?已经在班上重复了几次的事情还是照样犯错,所以心情一被境转时,就会对班上的同学发脾气了。其实,这也不是因为我的‘自我中心’所造成的吗?
要把这我执我慢降服,就要不断地修证,透过止观和参禅。可是,很久没参禅了,许多功夫都没能用上,所以才会常被境转,起烦恼。
要在生活中保持don’t know mind,对我而言,是一个难题。

just reflect(无作意不分别)先要从有作意不分别训练起。内外合一是only just do itAiks只是Aiks,你是画蛇添足矣!

世一_六祖上P231-268_心得报告


修定法门, 离相而不乱,而要离相,眼睛就得不向外看。根据师父说的,因为开眼睛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时心很容易攀缘,很容易打妄想。可是大峰禅师教我们的却是开眼睛的方法,jadi macam mana? 果煜法师表达的是只要离相就能心不乱,那其实韩国禅里也是教我们要离相,可是我们离相是just reflect。虽然我不清楚这修定的方法为何会有出入,可是我抓大的重点是,不管开眼闭眼,只要我们不著相,就是修定中了。
无记空和断灭空着两个名相,不是很明白……
坦白说,我真的以为只要能时时正念,不着相,就能明心见性,就能开悟,原来不是,还要有疑情。所以说疑情是开悟的关卡咯,那如果我没有疑情呢?尽管参公案,小参后没解到公案,也没把它放在心上,那就无法提起疑情了,那怎么办呢?
师父说:一切唯心造,心是指真心。可是真心不是如如不动吗?哪还有什么好‘造’的?
要常保持正念,就是要常保有Don’t know mind。很同意师父说的,要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是需要修行修得非常得力的人才能做到,因为我常纳闷,到底如何常维持这个don’t know mind,很多时候就是心会乱,心一乱,很多事情就无法处理好了。

从做108拜功课开始训练don’t know mind, 当然小参也是方法之一。
无记空和断灭空都是执空的现象。

洁宁_六祖上pg231-268_心得报告


這一章節裏,讀到了誦經最重要的是,“得其經意”,而“不以爲勝”。很多時候,生活中,如果只是“知道做到”那很好,但是只要是“我知道我做到”就會有得失心;然後再來衍生“我知道做到,而他全然不知”等等慢心的造作,有時候,哪怕是“知道做到”好的事情,但是以之為勝的話,大概什麽都是功虧一簣了。
清楚知道自己常常喜歡高高在上,而不願意屈居人下,所以深信頂禮膜拜會降服慢心。每天108拜,當自己把功課當作日常的一個動作去行動,那麽它就不是一個問題。除了身體狀況不好之外,發現自己現在雖然偶爾閃過“啊,好累哦”不想做的念頭,但是同時閒很快的就會有另一把聲音說“反正只是10分鐘餘”,所以行動力就會變得很快,就去做。
“多數的衆生都是迷于外在的種種事相,像是貪嗔痴等”。對這一句,有很深的體會。和表妹時常往來,偶爾下班之後,就會一起到表姐家吃飯。大概因爲朝夕相處,也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最近心裏升起對表妹一種很濃烈的嗔恨心,是一種内在很深層的感受,儘管表情上可能可以完全不被表露出來。深深的覺得,表妹是個不懂得聆聽的人;常覺得和她的對話,總會讓自己覺得很吃力,我說著一個話題,沒談完,她可以在中途直接截斷整個話題,然後順理成章的說著她想說的話。自身覺得,和這樣的人説話真的很是吃力,因爲她從來沒有在聼。但是,也清楚知道,因爲她就是個很愛說長道短,都說著午餐吃什麽、買什麽很貴、平時哪裏有大減價的人,所以也只是去聼他說,覺得自己可以扮演聆聽者的角色。但是其實自己聼久了之後,内心就是有一種不願意,甚至覺得很煩,很想直接告訴她,她說的話很令人厭煩,然後自己一走了之。但是如果這樣的話說出口,一定會很傷人。在整個事情上,雖是件很小的事,但自己像是迷于嗔的事相上,卻又覺得終究咽不下一口氣,然後話既說不出口,也就寧可選擇對此人盡而遠之。但,偏偏還是覺得遠離只是暫時離開問題,而不是處理的方法,所以感到懊惱。
“真正的無念是不作意起念;鏡子不需要想,我要照還是不照,自然就明了”。真希望自己可以像鏡子一樣,直接接受表妹就是個愛嘮叨生活的人,然後只是知道。但是只要一提起,心里就總是升起很多很多不願意的心,腦子裏裝滿的都是,“凴什麽要我去聼”,“爲什麽她不可以聆聽”等等等等很不好聼的話。
我們總是覺得別人怎麽樣怎麽樣的好,但是要知道天生的鈍根、利根也都是因爲過去世修出來的。要努力,就要從這一秒鐘做起。

菩萨就在你的面前,好好珍惜这个因缘度化自己内心的贪嗔痴。

芳旗_六祖上pg231-268_心得报告


说到用拜垫拜佛,本人有过这样的体会。经常自己都会用拜垫来108拜。当自己尝试不用拜垫拜时,感觉很怪。拜下去的时候可以闻到地上的异味,甚至膝盖碰触冷冷的地面时会更加痛。自己习惯用了拜垫所以总觉得拜垫比较舒服,发现在无拜垫的情况下拜下去自己会有很多想法,自认为不用拜垫会伤脚等等,忽略了拜的过程。
目前每天都会诵读抄写《心经》。但在抄写《心经》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能专心抄一整部心经。心好散乱,在抄写的过程,如遇到室友需要一些事情要帮忙处理,内心却也急躁要完成心经。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固然还是把心经完成,但也是一种训练定的方法。
自己常有一个习性,就是无法提起正念。在文中提到的第二个诠释,在遇到外境时能不够提起正念。自己就有一个较深刻的体验,通常把车泊好后就忘了自己有没有锁车。这个锁车的动作虽然微不可及,但是自己却在锁车的时候想着其他事情。所以就往往忘了到底有没有锁车。所以,从微小的事情开始做起,念念当下,提起正念做事情。

学习看清楚事情的轻重,先有正知再提起正念就容易多了。

芳旗_六祖上pg211-231_心得报告


开悟者心则平;反观的是自己还不能观照得很仔细,我见还住,则不可能平。自己得从闻思修、戒定慧下功夫了。书中提及学佛者越学越无情,真的吗?这不是起相对心了?非常赞同这一句话:“真正的智慧不是取舍,而是超越相对”。那么放下是取舍吗?这一篇让我非常赞叹及随喜果煜法师的文字,简直是妙!

放下已超越取舍。

芳旗_六祖上pg123-165_心得报告



我承认发菩提心对我而言是彼上彼下的,就好像文中提及的跷跷板。
“因为有相的存在变化,所以才能凸显出性的本质。”听到这一句话时,顿时有股很感恩无常变化的发生,让我们看到性的本质与存在。最近喜事丧事接二连三发生。这些事情发生的本质不好不坏,只是存在的相让我们起分别好坏之心。

既然 知道发生的本质不好不坏,那就从相回到性而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