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3, 2013

家民《六祖坛经疑问品/机缘品-08》心得报告

与往常一样,必需经师父提点,才能发现经中的无相颂原来处处疑点。听了解说才发现问题,惭愧、惭愧!惭愧本身的粗心习性依然强烈,做功课时还是在表面。为了要交功课而做,没有用心、融入功课。

看到了问题,就必须调整。所以,我就尝试深入了解。看过了六祖坛经和师父在疑问品的无相颂,本身是比较认同师父的。话说如此,我并非完全认同师父所说。我发现,语言文字的了解是很个人的。

打个比方,无相颂提到“心平何劳持戒?”师父觉得是“心平更以持戒”,佛陀开悟了还是持戒、制戒。当初听到师父说到这时,我是猛点头认同的。可是,当我看回经中版本时,发现我的了解却不同。心平何劳持戒,当心是清明时,他并不需要辛劳持戒的,因为他本身就已经是戒了,所作出的任何动作都是依法依戒的。他的生命本身就是戒了,根本不需要费任何劳力持戒,反之他会很自然呈现出来的。心若是平静,生活上的每个动作都自然是戒了。所以,我是可以接受心平何劳持戒的。

同样的发生在“行直何用修禅?”。行直本身就是禅了;若每一刻都是清明心,都是正确处境、关系、与操作,这本身就是禅,根本不需要修。

至于认同的部分有如“恩则亲养父母”,师父改为“恩则父慈子孝”。恩,一个自古以来都被认同的伦理。可是,我们都被教导“孩子”孝顺“父母”而已,一个单向的伦理,只有孩子应该做。社会就被这单向的观念误导,使用所谓的伦理要求别人,一切变得理所当然。可是,伦理并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它也包括教养子女。父母慈、孩子孝,双向关系,这才能够圆融。伦理是用来检讨自己的,使自己的行为更合轨道,也能够让世界更稳定、有秩序。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孝顺是理所当然的,忘记了自己也必须时时检讨学习。凡夫都会造业,并不会因为是长辈而不造业。单向伦理的理所当然会让我们迷失,忘了检讨忏悔。

社会需要生活伦理来达到和谐。而我们都是从社会伦理中学习、修行,一步一步的走向解脱之道。

家民顶礼

[ 果煜法师怕有人误解学了禅之后就可以不持戒了。从清明心的理解“心平何劳持戒”是对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