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1, 2013

美秋_六祖下pg275-302_心得报告


这一篇般惹品,看了一遍。

我见、我、我所。。。都是苦之来源。一切因为有我而致使轮回无明。
最近的学习,看到我很大,障碍了其他人和自己。唉,知道了也会重犯。。。
有时,会去捉别人的“我”,都是因为自己“我”太大。。。尝试跟自己沟通,把心量放大。。啊,还有心,哈哈~
那天去听《梵呗佛曲谈唱会》,说到证悟者的意境。清净至无余,就是那样。无作意心而起无功用行。就像海云继梦所说不执着于行善。看到自己起念想要帮人,却用错方法、没看清整个状况,以为自己很行但却非如此。结果帮不到人也恼了自己。感觉有心无力的时候,是因为“有我”,执著于只有我一个人、我才能完成那件事、我是不可缺。。。我是谁啊?

那一种,就是,云来云去、白来白现、天是蓝的,草是绿的、风扇嗡嗡在旋转。。。清清楚楚知道当下,却不染着过去未来。唔,只是知道而已,需要不断的训练, Just reflect and correct situation, relationship and function.

换工后,很少去鹤鸣禅寺和行愿茶会了。心,是有些不舒服的。面对接受处理放下,面对接受当下因缘是如此,处理那不舒服的心,放下已过去的心。。。这一秒的我和下一秒的我,是一样吗?呵呵。。。看到自己会是会有受伤、委屈、担心、忧虑等负面的情绪,被扭曲了。师父提到“出世”,是无明消失了。“入世”,不是让自己忙东忙西,而是因为能正观诸法实相。呵呵,一切皆因缘和合,缘起缘灭,就是要接受当下的发生、处理之、放下之。简单,却因“我”而继续轮回,哈哈~ 要出入自在,乃必从见性起。

不见世间过:不于世间的是非成败多费心思。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太费心思去管、关心。棒啊!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师父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观相见性、离世专修、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师父有此说,也是基于我们求解脱的动机不够强,而很容易把恋世的情结跟大乘佛法混淆成一体。觉照力不足,容易随业流转,虽然偶尔会清楚却也做不了主。师父强调要有离世专修的阶段,在专修体证后,再回到世间,才能将佛法确切落实在生活中。那时候再说行住坐卧都是禅便不为过。哈哈~那么,去参加禅七、八日禅算不算离世专修?呵呵~

发愿解脱,但不是只我一个人,愿身边的人一起。那么大家行住坐卧无不是禅,一起行普贤愿海,令正法久住。嘻嘻~

祝福大家!!学佛道上共精进~~ ^^
美秋 合十

[7日或8日禅是短暂的离世专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