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4, 2014

柔蓉_六祖下p303-334_心得报告



“忏悔、发愿和皈依,都是要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后,在参与仪式才有意义。”

            这句话让我想起自己求皈依三宝的过程。第一次参加皈依仪式是因为要竞选大专佛学会理事,所以跑去参加皈依仪式。当时很形式的皈依了三宝,并没真正感受到三宝的功德。半年后,参加了大专佛青生活营,听了一星期的《心经》开示,顿时发现佛法说的十二缘起、空慧、菩萨等,多佛法生起了非常大的信心。营后参加了皈依仪式,至心忏悔,皈依了三宝。后来,每一年参加禅七,解七后都有皈依仪式。我发现自己求皈依的心越来越恳切,忏悔的心越来越真诚,愿力越来越坚定!因为对佛法的解行内容越来越肯定,就是如此修学,圆成佛道!

              究竟的忏悔是忏悔无始的无明,对此,我感受不深。不管是和大众拜忏,或自己在家拜佛,很多时候是比较形式的拜,身体在拜,心理未必能产生省思的作用,只是不断的放下想法,拜下去就好!还好,行住坐卧都能忏也!很多时候,忏悔未必是在拜佛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在处理事情、与人互动的过程看见自己的烦恼扰乱了他人、或看见别人的善举发心,自叹不如、或看见别人比自己更有智慧引导他人,而心生惭愧,忏悔之!

             “因为我们心中已有种种众生在作祟,才会看到晚间琳琅满目的世界。度众生既是度自己内心的妄想、杂念,非忙着去度世间中种种的有情众生。”

       看了这段话,整理的工作上的一些经验。心理辅导的过程,有时我感觉与个案同在。所谓的同在,感觉自己与个案是同一个鼻孔出气,同声同气,两个人好像融合了起来!若达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辅导过程对我来说既不费力,且轻松的!打破你我的界限,个案就像是自己内心的妄想、杂念,对待个案的种种烦恼,就有如降伏自己身心的烦恼般,有耐心、有信心、有对治方法,一步一步的处理。辅导工作这样做,也挺自在的!
                       
            法门无量,是因为度众生的善巧,重点是要能够参究法门差别相中的共通性。就如《六祖坛经》从见性而不著相,《攝阿毗達磨要精解》从剖析心生灭的种种相而看见缘起性空,放下对‘我’的执著,《行者培训营》信任一切的发生,放下自我,欢喜在做下一次,《十大愿王》与《心要法门》心量的扩展,涵容世间的一切相,放下你我的对立。我发现这些法门都有共通性,引领我们朝向照见诸法的实相,放下对自我的执著而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欢喜,感恩殊胜的学佛因缘,让我智慧善根增长,愿与众生分享学佛的喜悦!

学佛道路上看见了方向,继续通过法门不断的前进,一定会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