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提到《法华经》中的比喻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富人家的儿子从小失落他方,根本忘了自己的父母是谁,所以变成乞丐到处流浪。是的,我们何尝都不是流浪于茫茫生死之海。我们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五趣中轮回不息。每每当我们拥有了色身,又得去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生命历程。到底我是谁?我为什么有这个身体?我来到世间的目的是什么?这或许是很多人心中的问题。至少我自己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就像个失忆流浪者,常常在问自己的父母是谁?自己的身世是什么?为什么会到处流浪?
原来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是佛,就像流浪者忘了自己的父母一样。如果我们本来是佛,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有那么多的烦恼执着呢?就是因为自己习惯用思考作意来面对一切相。一切相呈现时已经是“果”,它既不好也不坏。给予它好与坏的,是我们的识性。我们给了这个相一个定义,也让这个定义影响了自己起心动念,蒙蔽了自己能够看到的“因”。“众生用我见作意思性,故有我及非我。”凡夫就是因为思维作意,不能直心面对一切境,所以在会有你我好坏美丑喜恶之对立。
我们忘了本来那颗纯净污染的心,我们忘了本来具足的佛性。我们到处流浪,就算遇回自己的父母,也会不为所动,只能擦身而过,继续流浪。直到当我们开始问自己到底是谁,答案才会显现,回到生命的故乡。
国丰
[现在已知自己是佛,做佛事吧!]
原来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是佛,就像流浪者忘了自己的父母一样。如果我们本来是佛,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有那么多的烦恼执着呢?就是因为自己习惯用思考作意来面对一切相。一切相呈现时已经是“果”,它既不好也不坏。给予它好与坏的,是我们的识性。我们给了这个相一个定义,也让这个定义影响了自己起心动念,蒙蔽了自己能够看到的“因”。“众生用我见作意思性,故有我及非我。”凡夫就是因为思维作意,不能直心面对一切境,所以在会有你我好坏美丑喜恶之对立。
我们忘了本来那颗纯净污染的心,我们忘了本来具足的佛性。我们到处流浪,就算遇回自己的父母,也会不为所动,只能擦身而过,继续流浪。直到当我们开始问自己到底是谁,答案才会显现,回到生命的故乡。
国丰
[现在已知自己是佛,做佛事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