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30, 2013

宝茵_六祖上pg92-123_心得报告


心清、就不会烦恼。但,知道、还没100%做到,要继续努力。

 好!继续努力。

宝茵_六祖上pg68-92_心得报告


自性本清静。

佛心、魔心一念之差,遇到境界嗔心一起就会掉入魔界。因为常有共修的力量,察觉得快才能继续走向成佛之道。

 能看清楚就能离苦。

Thursday, November 28, 2013

速媚_六祖上pg68-92_心得报告


菩提自性,本来清静”。 佛性本来就存在在每一个人。我们的意识形态会去曲解本来的意思,而执著于相。

            性是无方向的,没有所谓的好的变坏,还是坏的变好。那只是我们从相自己来分别的。佛性即是心性。因为我们有心,所以会起分别心。 我们会依照自己的判断,而去分别好与坏,美或不美。。。从而升起烦恼。

            要如何善用其心呢?这里提到的名相是 回向。修行时会有两个方向 顺世间 或逆世间。当发现自己在顺世间时,就要觉照,回向。对于两个方向, 只要分辨的很清楚,又能时刻觉照回向,就是善用其心了。现在的我是在顺世间, 会因为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而下定论,自做烦恼。发现自己做错了, 告诉自己下一次不要再重复,可是当境界来时,有的时候还是做不到。这一方面,我还得修啊!

发愿和做忏悔的功课。

 

速媚_六祖上pg92-123_心得报告


            自己一直都有一个缺点,就是想太多。 脑海里一直会浮现很多想法,当某件事情发生时,我会怎么做。可是想的都是理想化,它只是一个让我掩饰自己的假象而已。 因为当境界来时,我还是会惯性的作出自己习惯的决定。从而证明, 想是多余的。从做而改变,才是最实际的。

            我们都误解佛道所谓的空。 空并不代表没有,这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所解读出来的。现在的我是在未见性的凡夫, 随着我所见到的相去作反应,让心随境转。我觉得我就是像书里提到经常在淤泥里打转,还不觉得是淤泥呢!

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欢喜再做下一次,更重要的是每天一定要做功课。

溢隆_六祖上pg92-123_心得报告


很多时候都会看到福慧这两个词,对于我,我比较在意慧这个词。以前刚学佛不久,听了修行者与有福的大象这则故事后,自己总觉得慧才能解脱生死,虽然修行者过程很辛苦,但最终能达到涅磐。而有福的人,很容易堕入自我的陷阱里。

有朋友会问我,为什么有时候我会找问题来烦钻牛角尖?这个时候我感觉到头上有很多问号。我很明白,这些很舒服,很幸福的感觉我也很喜欢,但如果我没有观照到这些相其实只不过是短暂的避风港,我还真的会以为这是安全区而拒绝从这里出来。

在学佛的过程,我也体会到在顺境时所带来的假相。我会感恩自己过得很好,但与此同时我会警惕自己别让福报给盖过自己的业!

看了书后理解到若以智慧为导向,而能见性和证得无我的境界,即使不刻意去修福,福德也会慢慢具足。在这一年以来,身边的人感受到我有很明显的改变。我也觉得自己尝试进入人群,但今天我才发现到问题终于出现了。我也崩溃了,因为身心累了,睡了一觉后,也能以接受。

思量既不中用,真正的智慧是刻骨铭心,永不忘失!

内心深处,有种缺乏安全感,不断地抓住某些东西不放,所以很多时候都跳进跳出,也许只是在那儿兜转。虽然这种折磨自己不想要,但是弃去觉得可惜,这恐怕是众生的无明!

求法者的心态

最近在身边找到了能谈心事的朋友,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有问题,有心结了,我必须去解决。就如同神秀所写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如果有了一个尘埃,我对它不觉照,那就会有第二,第三甚至更多。

发愿做功课,每天一定要108拜和诵心经。

淑仙_六祖上Pg 68-92_心得报告

佛性,就是清明心。学佛,不过于学习如实反照内心与外境,而不因为种种相而起烦恼。烦恼的是不清净的心,而不是相。心,有了别的作用。虽说学习出世间法不要起分别心,但在世间的角度,还是要先打稳基础,择善而固执之。就如果煜法师说的,要逆流而不顺流。这里的逆流当然是要逆我们的习气而顺着善的行为。
在家里,习惯了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东西,不会互相关心。这几个月在外面工作的日子,都会和朋友互相关心。放假了,这几天在家里,觉得怪怪的,家不像家,大家都不会关心其他家庭成员在做什么。乘有时间,就分别了解了妈妈和爸爸最近的生活状况,也聊了妈妈的成长的背景。这一次,不是纯粹听故事,而会把她现在的行为与她的成长背景联系上。虽然呆在家的日子不久,但感觉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这才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并了解他们的做法背后的原因,慢慢地打开了我成长的心结。

有了清明心,就可看清周围的现况,然后再做正确的行动是行者的本份。

Tuesday, November 26, 2013

家炜_六祖上pg92_123_心得报告

“佛教乃给众生最大的选择空间:要不要学佛,是你自己的选择。而佛教绝不给你任何的压力。”
判断能力,是一门颇深的课。因为一个决定,可以影响结局,进而带来连锁效应;领导的判断力,则会代表一个团队的形象。佛教却给予了空间,不设局限;告诉你:果是如此,因是否应该去制造,则是自己选择了。
曾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那么多的团体、宗教,你却选择佛教?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只是觉得佛教适合我,就加入了。问:可是基督教也不错啊。答:我接触佛教的时机较早,而且,这年间我学得还不错。哈哈~


如果你接触其他宗教较早,那你还会选择佛教吗?学佛的好处是要与大众分享才能令人对佛教产生信心。

碧莲_六祖上pg93-123_心得报告

 以前就听过了神秀作偈的典故,那是偏向于误解神秀的版本。对于他所做的偈,比较起六祖的实在是没什么大不了。当时就如果熠法师所言,加上南北抗战情节的典故,让我从来都没去认真明白神秀的偈诵。只是人云亦云,觉得层次比六祖低许多。
但真正的佛法,乃真空妙有。不见得把一切归空,才是佛道;也不见得谈有,即非入道。即便是见性了,也还得继续修。这份实修,就是从相上去看的呀。两年前参加全营,主题是《心经的智慧》。大家满嘴都是空,然后最后连这个“空”也要空掉。以前觉得不知所云,但原来看山还是山,觉得这个意境真美。
即知道相是由五蕴所生,但有时境界来临时也会忘掉的。但还是庆幸自己有108拜,这真是很好的练习。我最近有很妙的发现,我很清楚自己不喜欢去做某些事,嘴巴在念着,心里也是打算决定不做。但,马上就是去做了。事后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奇怪,不知道怎么就去做了当前一刻很不愿意的事情。
Just do it,是吗?


Yes, just do it! 108拜的功德启用了。

道琳_六祖下P125-151_心得报告

[从定发慧才是禅。疑情和正知见是开悟的重要条件。]发觉自己的专注力很弱,希望能在打坐下更多的功夫,当然在动中时也时时提醒自己要专注。
[一切烦恼乃来自于观念的不协调。烦恼是转机,成就菩提。]当面对烦恼时,还是会害怕、讨厌,很想快快把这烦恼解决。看到这里时,就觉得很有希望了,有烦恼就坦然面对,因为它是修行的转机,这样才可以修正自己的观念,否则就觉得自己很好了,傲慢就来了。
[参话头即是参我们当下的源头。]以往对参话头没概念,现在会看到自己的烦恼和迷惑,可是定力不够,参不了问题的源头。有时发觉自己会忘了要参的迷惑。当然会继续参。
之前有个疑问:现在和以前相比,确实烦恼持续的时间大为缩短,振幅变小。以往还在猜是否烦恼少了或和环境有关。这里有谈到是修学的功德。


定力是心不动,不被外境所转,而非只是专注力而已。环境亦是条件之一。

道和_六祖下p126-151_心得报告

这一期果煜法师提到,除了由定发慧之外,疑情跟正知见才是开悟更重要的条件。因为修定是供外道的,而且修禅见性开悟不需要也不适宜有深定,一旦进入了禅定的喜悦,反而不容易起观照之慧。就如很多外道虽有深定,但仍未能开悟,主要是他们没有正确的知见。近来在重上成佛之道的课程,成佛之道提到的4种知见就是:正见有善有恶,正见有业有报,正见有过去有未来及正见有凡有圣。所以两本经纶都提到,使我更加体会了正见的重要性。正见建立了,就好像方向对准了,那在成佛之道就不会走去了附佛外道。


正见是重要的,若要不进入附佛外道,那是需要出世间的正见。

慧慧_六祖上pg68-92_心得报告

今天,我才了解到无常=性的运作。其实无常不只是指不好的事,而是不好不坏的事。我们常常以为不好的事情才是无常,其实就连现在我在写心得报告都是无常。
佛性=相,它遍一切处,即是心性已了别,它是无方向的:相,它是清静的,不为染浊。看回之前的心得,我才知道每样事情,无论好坏,只要看到知道就好,不必特意放大或缩小 ,因为看到相=变化。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被相影响、拖着走,心要如如不动。当一起烦恼,那就是心相。只要回到当下,back to don’t know mind!
那天乘搭巴士,后面的伯伯一直在踢我的椅子,念头就起了,就像要望去后面白眼那位伯伯,但这是,有个念头告诉自己,不要起嗔心,要用清净心来生活。所以,很快的,我就忘了那件事,好好享受旅途。
六祖和解心中心点不同。解心是要让大家去感受生命(自然法则),顺着流水才能融为一体:六祖则是要与法相应,要逆流而上。就好像在修行过程中是逆世的,和法相应,即是见到性、无常,出离,包容一切,没有贪嗔痴。
此外,我学到有智慧是不必凸显的。当你越要凸显,越没人要跟从。经过这一段日子的磨炼,我看到当你越想去帮人,他就会越反抗。所以,学习如何放手、让他自己成长才能茁壮。正所谓:王上不急太监急,这是没用的,只有让他自己看到后,才会成长!


你要引导他去看见。而非袖手旁观。解心的流水和六祖的逆流都是导向出离三界,和法界结合一体。

柔蓉_六祖下p126-151_心得报告

我对渐教法门比较有信心。我深信要先修定,然后从定发慧而见性开悟,完成解脱。这几年,静坐确实让我的身心安定了很多,烦恼的振幅频率变小了,烦恼纠缠我的时间也缩短了。可是我的心里偶尔会想:究竟要修到几时,定功才算足够来发慧?我觉得现阶段的自己打坐偏重于修定,并没有直接契入慧学。因为我发现有些烦恼生起时,我无法以智慧来看清它,与止息它。我只能静静看着它生起,然后灭去。例子如下:
关系中的求不得苦,从前的我会歇斯底里的哭来宣泄我的不满。虽然现在我不再以哭来反应,但是我会生气。生气的过程,我看见我的念头充满嗔火,身体感觉僵硬,全身的气都不流通,脑海里流动着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念头。虽然我没有为念头做行为反应,但我深深感受到嗔火的祸患,深怕自己若稍微失去静观的能力,随时会为念头做反应而做出了损人损己的行为。
以上的发生让我反思:我似乎偏重于修定,但慧力甚浅呀!


不要只偏重于修定而才修慧。慧是正知见。遇到生气的事情,可反问谁在生气。

世一_六祖下pg126-151_心得报告

果煜法师在此章提到出三界’, 我觉得他以很简单直接且恨生活化的解释诠释了三界'。过去看佛书听法师们开始提到三界往往都是指‘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然而,果煜法师却直接说明了我们的心被‘界定’-被欲望、被色身、被妄想杂念局限。看了这段章句后,便开始学习去从生活上看,我现在起的烦恼,是和那一界相应?是因为欲望所起?还是执著这身体而起?还是我想太多造成烦恼?
前几天到鹤鸣寺共修在那挂单。临睡前发现指甲长了便在办公司修剪指甲。在剪的过程中有一支手指的指甲不小心剪得有点短处碰到手指肉而有了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接下来修剪其他指甲时内心开始紧张起来,变得小心翼翼,有一种‘害怕痛’的感觉升起。而这时也发现:啊,我为什么那么害怕?原来我是那么执著这个身体。那要如何放掉这执著呢?不知……
烦恼之中有菩提,其实,我们都知道烦恼本质是空,都是来自虚妄的执著,道理明白,但往往看不破!第一,也许智慧不够,无法马上从发生看透与自己所理解的‘虚妄’;第二,知道了眼前的发生乃虚妄的相,可是用不上/不懂得怎么用方法去面对;第三,知道方法,可是潜意识(或意识上)不愿意用。为什么呢?因为不愿意放下烦恼。虽然知道烦恼是痛苦,可是这痛苦的感觉却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存在感’,可以感觉到这个‘我’是实在的。
这星期的某一天,在乘搭ktm去上班的途中,由于路途遥远,因此会在火车里昏睡。在昏睡的过程中是迷糊的,然而还是会在醒睡间听得到声音也感觉到人们的走动。在这过程中,我突然听到了一些声音把我吸引起来了,我听到我前方有人在用英文交谈,是一种我觉得有种奇怪且刻意的英式/澳式英文谈话。当我知道我被谈话的声音吸引住时,我赶快把注意力放在肚子,然后告诉自己:声音只是声音。可是我觉察到我心里有点不舒服。接下来,我开始去诠释此两个人:这两个人必定是在某国留学回来,然后故意在这里炫耀他们非常excellent 的英文,他们平时一定看不起马来西亚人说的Manglish,这两个人虚张声势,心里一定很空洞很自卑….. 在这样想着想着,突然反问自己:那关我什么事?我为何那么在乎?于是我又再继续观察,我有这么多的想法,我这么在乎这个发生,原来最后是我自己内心自卑,因为我无法说得这么好的英文,因此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自卑竟然去笑别人自卑。接下来,开始慢慢有着一些加重自己自卑的想法出来了。而这过程当中,我发现这些种种想法,都是在保护着这个‘我’,甚至当后面负面的想法来时,就会开始感觉不舒服,而这‘不舒服’的感觉却让人觉得:‘我’好可怜噢。而这感觉出现时,我们就会觉得我们和自己好像很靠近,很能体恤自己,从而感觉到‘我’是存在的,我是实在的。因此有时会宁愿活在这种感觉而不愿意放掉走出来。
当这样的感觉一再重复时,烦恼就变得根深蒂固。因此当有一日要走出来时,就相当吃力了。然而,烦恼始终是需要看破的,而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常常停留在看到了这个‘我’在感受着,‘我’在经历着,却无法跟进一步的如何去做到看破‘这个虚妄的我’。而后来和师父谈起师父建议了这方法:接下来参‘我是谁?’谁在自卑?谁在痛苦? Well, more practice is necessary.

知道后就去做,做到后,烦恼会渐渐脱落。

Thursday, November 21, 2013

怀友_六祖上pg67-92心得报告

在生命中,总是遇到很多的真真假假,矛盾,黑白,是非,纠缠着自己的内心。而心中总有种光明指引着我。我不要跟很多人一样,我不要这样那样,长久下来发觉这感觉也不太对。没错,我感觉自己的我慢心浮起了。
于是乎将自己的分别心收起,投入在生命的洪流中。太多的外在,无论是物质的,见到的,闻到的无不深深吸引着我,于是我在欲望中漂流。

就是这么一刻,感觉自己不是自己,我好似世间的一个小点,我又能感觉到自己和大家紧紧的连接在一起。

呼。。我到底是谁?喝!我下意识的拍了一下桌子。

有位学佛多年的朋友感叹世界有太多的矛盾,我告诉他,这些矛盾其实都没有对错。他只是显示生命的一个实相。这个实相并没有好坏只分。但是但你一去执着你就会痛苦。我想起了海云继梦说的执着行善也是一种恶。
此段告诉了我性和相是不同的。只要我们能保持平常心,烦恼自然远去,甚至还可以成佛。佛性本来如此,佛性就在这里,佛性是盖不了的,佛性是藏不去来的。

总之,说什么都是不对,因为语言模式,声音,文章都是有限制的,而写的人,读的人,听的人都会用自己的想法去诠释。如果您问我什么是心得。我会说:
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是;)
还有,逆流而上就是了。

跟着自己的欲望和心,很危险,轮回是一定的。

明知欲望和顺流是轮回之因。为何还要顺流呢?

Thursday, November 7, 2013

美芳_六祖下pg55-77心得报告

    在这一章里, 法师提出中庸和中道的差别,让我发现到自己对中道的了解,是在寻找居中的点。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执著在这中间的点上。 当有执著的时候, 就离佛法远了。。

有智慧的人,在自利利他的时候,是会善巧地去抉择[互惠]的平衡点。。而我通常选择自己吃亏一点。。而选择要吃亏一点,其实有要张显自己优点的心态。。 (要把佛法运用在生活里,的确要多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作出修正。。不然本以为行善,其实带有“我执”的动机较多)

[无最好的,无最爱的]~ 我发现我已经很难很爱很爱一个人了(虽然曾经试过),同一时间喜欢的人反而很多。。有被自己的花心吓倒。。但是才发觉所谓的喜欢和爱,是感觉而已,无常性的。。只是当下的欣赏而已。。很多时候,好像是因为大脑整天提醒自己我很爱一个人,那爱的感觉才持续有的。。
我最近也在看自己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法师常常提到解脱,佛法就是让我们离苦得了,求解脱这件事,好像是师父告诉我,那是好的事情而去做而已。所以并没有很努力。。。

祝福自己,希望自己快点看到轮回的苦!

美芳顶礼


【生在苦中还不知苦,唉!】

诗云_六祖下pg 56-77心得报告

佛法中的中道法门,即是虽不即两边,也不离两边。其实就是透过因缘观,而化除世间人所认为的矛盾冲突。而如果能秉持这理念来做人处事的话,便可以过得很自在圆满。比如你可以欣赏别人,却不需去妒嫉他。

最近发现了一些发生,因为他人获得了一些优厚的对待条件,所以造成了自己本身对他的羡慕,在不知不觉中甚至开始妒嫉他。觉得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是错的。不过,在慢慢相处之下,发现到其实他是有原因的,所以才有这些我所谓的特别优待。

所以现在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自己,佛法所教导的就是中道法门,就因我执而造成了种种不必要的烦恼。愿自己能通过这因缘观,把事情处理的更加圆满。


【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一定做得到”】

佩吟_六祖下pg56-77心得报告

中道法是要我们透过因缘观,而能化除、统和世间人所认为的矛盾冲突。损人利己或是牺牲小我,成全他人都是偏向一边,既非中道法门。智者知道如果要利己,还得从利他着手;仁者单纯地去做利他的工作,到最后也能慢慢具足福德。所以自利利他是相辅相成的。像我在工作或做某些事時,我的出发点是要为了众生好,而且要学习善巧地去抉择互惠的平衡点,能够圆满双方。

男众女众各有其优和缺,所以男女平等这个观念有先入为主现象。因此男女还是从分共合作中来彼此尊重、涵容、互惠,这才是智慧法门。

师父说,我们要鞭策自己,不需要菲薄自己,每个人的定位不同,所以要针对自己的特点去发挥,才会有生命价值,而不会抱怨。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优和缺,所以看到别人好不需去贪恋,也不要去痛恨你所认为看不顺眼的人。无所执着,即真空心境。

只要我们认为内在有一个能知者,就有所对立,内外之分。因此冲动为之而有,烦恼因之而生,生死从此而长沦。

修禅者不是不能研习经典,而是不要执着文字。我们也是要多听开示,和看正法来建立正知见,否则便是盲修瞎练。

常常我们都只是表面上回答别人的问题,其实真正高明是从动机中去答。动机消除了,就没有执着了!但如果不清楚动机,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回答,而是去了解后,才作以回答。

我们要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上呢?即从起心动念中去返照,而消除烦恼、挂碍和邪见。

佩吟合十


【不要停留在知道,去实践吧!】

晓文_六祖下pg55-77心得报告

一直以为自利与利他是2件事,唯有先自利,才能够利他,其实所有东西都是一体两面,都是因缘和合,不是独立存在的,也没有先后之分,学习与分享就是自利利他。

中道能统合世间的矛盾与冲突,所以能圆满两边,凡夫就是偏执一边,往往就会产生纠纷与痛苦,佛法教导我们要超越相对,没有所谓最好和就坏,而是要圆融。

很多人会问问题,其实心中早已有答案,问问题只是要加强自己的信心。发现自己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立场去回答,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还有背后的动机,真正高明的人其实未必会去回答别人的问题,而是从中消除他的问题,现在要做的one more step,当别人问问题时,先了解他的动机,再看能怎么帮助他。

晓文 合十


【当要了解他人动机时,必须先放下自己的想法。】

旭腾_六祖下pg055-077心得报告

自利利他,这个词可说是我们开始学佛以来的基本词句。在比较多的时候,基于行善为学佛的基础,我们偏多时刻都选择利他,觉得自利比较偏向自私,把两个不相像的事情放在同等的地位上。经过解心的课程,总算慢慢看见什么叫做“那是你想的”,破解自己框住的想法,再藉由六祖坛经,开始去体会“本性”或该怎么说?就是事情的本质所在就是本来如实,都是因缘的和合,从而开阔自己的眼界,看一件事情都从高处去观察,不是一直纠缠在一条食物链,而是要看见食物网,看见当中扣扣相环的关系,进而去观察动机所在。虽然还不是说相禅师一说就中,不过也用着Try Mind去体会一切发生。



【“想”太多了,一切都回到不知的心吧!】